據國際商會統計,2015年全球范圍內,假冒和盜版日漸增加,假冒偽劣產品的威脅時刻存在,多達10%的汽車部件是偽劣產品,對比之下,航空產品部件2%的偽劣率似乎就顯得微不足道了,但是如果不進行有力打擊,這些假冒零部件造成的傷害卻是災難性的,大力推薦保護品牌還是依靠一物一碼系統來維護。其他主要行業,如制藥、服裝、高科技產品和奢侈品行業也同樣受到影響。
一瓶一碼、一罐一碼、一盒一碼、一類一碼、
一物一碼用途廣泛(fan),如今這個世界,一物一碼已是常態,人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越來越強,而“二維碼”這個小旋風近兩年一頓狂風亂掃,迅速占領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,不僅給時代帶來了新的潮流氣象,也成為各大“有心”人士開拓商路的契機。當造假成為關注的焦點,偽劣產品卻僅僅是問題的冰山一角,事實上,在產品的整個供應鏈環節中,此類問題用“非法貿易”來描述則更為準確,非法貿易不僅包括假冒偽劣產品的流通,還包括產品分銷渠道的竄貨。一物一碼系統貨真價實的產品從生產商認證的銷售渠道“竄”到未經認證或計劃外的銷售渠道,這對生產商及品牌造成的傷害不亞于偽劣產品。
對于產品品牌,非法貿易造成的傷害是多方面的:侵蝕商業收入、給消費者留下粗制濫造的印象、毀壞消費者對于正品品牌的信任等。這類受非法貿易荼毒的品牌大多集中在快消行業。對于制藥、食品、飲料等行業,非法貿易涉及的劣質產品還可能是有害/有毒的,嚴重的甚至會威脅消費者的生命安全。而在煙草行業,竄貨弱化了政府對于煙草管控政策(煙草有害健康)的執行力度,減少政府稅收收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