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疫情給各行各來帶來巨大的變化以及改善,尤其在醫療、醫藥行業。如檢測試劑、呼吸機、口罩、防護服……這些疫情防控醫療物資的供應保障問題,當前已成為世界各國共同應對的挑戰。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4月5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,已有54個國家和地區及3個國際組織和中國企業簽署了醫療物資商業采購合同,還有74個國家和10個國際組織正在與中國企業開展商業采購的洽談。而從3月1日至4月4日,全國共驗放出口價值102億元的主要疫情防控物資。正因為需求量越大安全責任越大,今年10月,國家藥監局將組織開展心臟起搏器、冠脈支架等9大類64個醫療器械品種的唯一標識實施工作。這意味著,生產效果固然重要,但保證產品的質量更為關鍵,醫療器械追溯是重要的一環,我國的第一批醫療器械”電子身(shen)份證”將落地。
一械一碼一身份 全球通用的“國際語言”,它關聯著人們的出行、住宿和個人信用等重要信息。醫療器械追溯也需要一個“電子身份證”,那就是醫療器械唯一標識(簡稱UDI)。醫療器械在流通使用環節無碼或者一物多碼現象普遍,嚴重影響了醫療器械生產、流通、使用等各環節對醫療器械的精準識別,難以實現有效監督和管理。而實施UDI后,則有望實現“一械一碼一身份”,從源頭生產、經營流通、到臨床使用各環節“一碼聯通”醫療器械追溯唯一標識建立體系,對監管方、消費者、醫療機構和整個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多方利好的創新舉措。完善(shan)追溯標準體系通過信息公開(kai)和數(shu)據共享,政(zheng)府管(guan)理(li)部門可實現透明溯(su)(su)源、智慧監管(guan);醫療機構可以(yi)減少(shao)用械差錯、提升(sheng)相關(guan)管(guan)理(li)水(shui)平;消費者能夠(gou)放心(xin)使用、明白消費;從產業(ye)角度看(kan),則(ze)可以(yi)建立(li)產品追溯(su)(su)體系,加強行(xing)業(ye)自律(lv),提升(sheng)企業(ye)管(guan)理(li)效能,助推醫療器械產業(ye)高質(zhi)量發展。
Copyright ? 廣東阿諾捷噴墨科技有限公司版(ban)權所(suo)有